
“德国外长刚放狠话要联手日本围堵中俄,结果机票还没订好,就先被特朗普一巴掌打回柏林。”
瓦德富尔原本想在北京摆谱,提前放出风声要在稀土、俄乌、台湾三件事上给中国“上课”。中方只回了六个字:外长对等会晤。翻译成人话,就是除了握手拍照,别的人一概不见。瓦德富尔脸一沉,干脆自己宣布“访华取消”,想给自己找个台阶。结果台阶刚搭好,特朗普的邮件就追过来:俄罗斯石油德国子公司,六个月内必须卖掉,否则牌照到期直接关门。
柏林那边一下子炸锅。默茨政府原以为2022年把俄石油德国股份塞进国家托管就能蒙混过关,谁知道特朗普压根不认托管,只要公司名字还挂着“Rosneft”,就是通俄。德国全国12%的炼油能力捏在这家公司手里,真被掐断,加油站排队能从汉堡排到慕尼黑。默茨连夜开视频会议,先找卡塔尔,人家嫌价高扭头就走;再回头瞄中国,发现唯一能接手的大买家只剩东方。瓦德富尔只好把“取消”改口成“推迟”,一边跟媒体解释“行程调整”,一边悄悄让助理重新申请签证。
其实德国企业早就用脚投票。大众、巴斯夫、宝马一季度对华投资又创新高,生产线搬去墨西哥、匈牙利的计划全被董事会压下来。原因很简单:中国销量占它们全球利润的三成以上。老板们私下吐槽,政府嘴硬,身体却很诚实地把订单往中国送。外交部那份“减少对华依赖”的指导文件,在董事会眼里就是废纸。
稀土更是卡脖子现场。德国军工、风电、芯片三大行业全靠中国出口的钕、镝、铽续命。瓦德富尔想谈“限制出口”,却忘了德国自己一吨也挖不出来。中方负责人连电话都没接,助理直接甩给他一本去年出口配额表,意思很明显:想加戏?先把自家矿山建起来再说。
台海话题就更尴尬。瓦德富尔在东京记者会上跟着日本外相念稿,“坚决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”。话音未落,德国工商协会就发声明,强调“一个中国政策是德国经济界在华经营的基石”。两边唱对台戏,把外长晾在半空。有记者追问德国企业怕不怕被制裁,一位车企高管翻白眼:“怕,但更怕失去14亿消费者。”
美国那边也没饶过德国。特朗普给的最后期限是硬钉子:六个月后,要么俄罗斯石油德国子公司改名换姓,要么关门。柏林想拖到11月大选后再看风向,可炼油厂每天烧的都是真金白银,银行授信已经开始收紧。德国经济部算了笔账,真关停,全国柴油价格飙两成,卡车司机能把高速公路堵成停车场。默茨这才想起中国手里不仅有市场,还有资金,能让炼油厂在三个月内完成股权交割。
于是瓦德富尔的行程又悄悄排回日程。中方这次没再提“对等会晤”,而是甩出一份条件清单:不谈政治,只谈生意;要稀土合作,先签长期采购合同;要中国买家接盘俄石油股份,价格得按市场价打九折。德国代表团内部吵到凌晨三点,最后妥协:先把炼油厂保住再说。
有德国网友吐槽:“外长前脚放狠话,后脚求接盘,这剧情比电视剧还狗血。”更损的在后面:中国网友把瓦德富尔上次访华时坐经济舱的照片挖出来,配文“省钱买稀土”,点赞破十万。柏林外交部只好假装没看见。
最惨的还是德国媒体。本来准备了大篇幅“中国拒绝会晤”的稿子,结果特朗普横插一杠,标题连夜改成“美国逼德国向中国低头”。编辑室一片哀嚎,记者群里刷屏:“现在到底该骂谁?”
事情发展到这一步,德国政府算是看明白了:跟美国混,随时可能被卖;想摆脱中国,企业先造反。瓦德富尔在飞机上改演讲稿,把“价值观”三个字删得只剩“价值”。落地北京那天,他特意选了灰色领带,被德国网民调侃为“投降色”。
所以,德国外长这次到底是来谈合作,还是来求饶?你觉得六个月后,炼油厂的新老板会是中国人吗?
同创优配-配资开户大全-股票开杠杆-配资炒股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