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本文转自:大连晚报
1707万人在养“异宠”
“神奇动物”暗藏哪些风险?
视频截图
当前,一些追求潮流、猎奇的宠物爱好者,掀起饲养“异宠”的热潮。所谓“异宠”,即有别于传统猫、狗等宠物之外,被人们当作宠物饲养、观赏和经济利用的外来野生动物。
“异宠”能随意养吗?“异宠”交易、饲养都有哪些潜在的安全风险?
“异宠”受热捧,需求交易快速增长
记者在多地宠物市场看到,爬行、两栖、昆虫、甲壳、软体、鹦鹉类等动物种类多样。
在河南商丘市,记者来到一个陆龟饲养基地,看到几十只产自世界各地的陆龟正在暖房里栖息、觅食。韩楚是这家陆龟饲养基地的负责人,平常就很喜欢“异宠”的他看到了商机,和家人一起饲养起了陆龟。
基地里的苏卡达陆龟,产自非洲,在我国被核准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由于每只陆龟身上的豹纹各有不同,观赏性强,成为市场玩家的抢手货。韩楚介绍,花纹较多的品类价格高,约2万元~3万元。
目前在我国,“异宠”需求和交易正快速增长。有数据统计,我国已有约1707万人在饲养“异宠”,市场规模近百亿元。
“异宠”不能随意买卖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一些小型观赏鹦鹉在“异宠”市场很受欢迎,然而大多数鹦鹉其实都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,不能随意养。
冯进军是河南商丘的一位鹦鹉养殖户,他饲养的是一种产自非洲名叫费氏牡丹的品种,这种鹦鹉也是最初商丘饲养、买卖的主流鹦鹉品种。目前,当地已繁育出几十种颜色各异的费氏牡丹鹦鹉。
前些年,冯进军和他的鹦鹉曾一度陷入困境。随着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对保护珍稀动植物物种级别进行了调整,费氏牡丹鹦鹉在我国被核准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这意味着费氏牡丹鹦鹉养殖销售均需办理相关手续,不得违法买卖饲养。
为解决养殖户和费氏牡丹鹦鹉的燃眉之急,河南省林业局和商丘市联系全国多家动物园等机构,从养殖户手里按照每只5元价格回收了10多万只鹦鹉。
警惕“异宠”潜在风险
人类饲养“异宠”的历史普遍较短,对它们携带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在交易、养殖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疫病传播缺乏深入了解和有效对策。同时,“异宠”逃逸或被弃养,也可能带来生物安全隐患。
有关部门建议,购买“异宠”前要了解清楚法律风险,同时避免被有毒“异宠”伤害。当前,由于“异宠”医院少看病难,饲养具有一定难度。此外,大多数受热捧的“异宠”在国内没有自然分布,属于外来物种,一旦这些“异宠”逃逸或被弃养,有可能威胁我国生物安全,甚至会引发生态灾难。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
同创优配-配资开户大全-股票开杠杆-配资炒股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