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今年9月5日,向来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总统,又整了个大活儿。
他大笔一挥,签了项行政命令。名字长得能把人绕晕,叫什么《修改对等关税范围并建立实施贸易与安全协议程序》。
命令在9月8号凌晨生效,内容却惊掉一地眼球。
那个挥舞着“关税大棒”满世界砸人的特朗普,竟然反手就给黄金、飞机零件、仿制药这些上百种商品,开了免税的绿灯。
这记回马枪,到底玩的是哪一出?还是美国财长贝森特,一不小心捅破了这层窗户纸。
万亿账单面前总统也得低头
特朗普这次为何急转弯?说白了,被逼的。
白宫头顶悬着一把利剑,随时可能掉下来。
财长贝森特自己都承认,一个万亿美元的窟窿等着他们去填。
这可不是闹着玩的,一万亿,够美国养活三个NASA,或者直接抵一年的军费。
要命的是,收上来的关税早就变成了基建和补贴,花得一干二净,财政部哪有钱退?
法律的绳索也越勒越紧。联邦法院早就判了,特朗普拿《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》当令箭到处加税,这属于越权。
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,11月就要开庭。这已经不是贸易问题,快成宪法危机了。
面对这双重压力,减免关税哪是转性,分明是断臂求生。
一张清单戳穿美国老底
再看看那份豁免清单,更有意思了。
长长的一串名字,简直就是美国经济的“依赖症”病历。上面写的每一样,都结结实实地打在美国的七寸上。
就说黄金,美国市面上九成的金子都靠进口,瑞士是主要加工厂。关税一加,纽约金价直接飙升三成,谁受得了?
还有钨、铀这些矿产,直接关系到军工和能源的命脉。可美国自己连两成都产不出来,脖子被别人卡得死死的。
更别提老百姓过日子的东西了。美国人吃的仿制药,九成是进口的;每年喝掉的咖啡,足足30亿磅。
给这些东西加税,不等于直接往通胀的火上浇油吗?难怪摇摆州的民调里,超过六成选民都把账算到了关税头上。
这份清单,扒下了“美国制造”的底裤,产业空心化和供应链依赖的现实,一览无余。
讽刺的是,偏偏留着半导体的关税没动,这下可好,苹果、高通这些亲儿子,搞不好要被误伤。
财长出马粉饰太平
这局面多少有点尴尬,财长贝森特赶紧站出来“救场”。
他抛出个“缩小的冰块”理论,说得云里雾里,核心意思就一个:关税这东西,既想收钱又想让制造业回流,鱼和熊掌不可兼得。
他倒是坦诚,说如果工厂真都搬回了美国,那进口少了,关税自然也就收不到了嘛。
贝森特管这叫“再平衡”,意思是从收关税,变成收国内企业的税、收老百姓的工资税。
他还画了个大饼,说过去是“华尔街的时代”,现在要开启“主街的时代”,也就是普通人的时代。
这番话术,听着挺漂亮,其实就是给一次无奈的妥协,找个能下的台阶。
关上大门开了扇小窗
当然,特朗普也没那么容易服软。
这次的行政令,不是彻底投降,而是打法变了。从过去的大水漫灌,变成了精准滴灌。
这边豁免一大批,那边又悄悄把氢氧化铝、树脂等8个品类拉进了征税名单。
更狠的一招是,他给全世界指了条“明路”:想免关税?可以,排队来跟美国签协议。
协议还分两步走,先签“框架”,再签“最终”。
这么一来,所有贸易问题都被他拉进了由美国当庄家的牌局,一对一解决,分而治之。
结语
这场关税大戏,远没到落幕的时候。
特朗普政府的这次急刹车,更像是在“再工业化”的响亮口号,与法律、政治和现实压力的冰冷铁壁之间,找一个临时的喘息空间。
毕竟,当苹果87%的生产线都离不开中国,当美国80%的稀土要从中国进口时,再硬的口号也显得苍白。
麦肯锡的调查早就说了,八成以上的跨国公司,都在搞“中国+1”的供应链策略。世界,正在慢慢习惯一个不再由美国一口说了算的贸易新常态。
特朗普手里的这支笔,能划掉清单上的关税,但能不能划掉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?
同创优配-配资开户大全-股票开杠杆-配资炒股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